校内各单位、全体教师:
为深度挖掘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时代内涵,系统梳理重庆社会大学的校史文化价值,鼓励教师产出高质量、有影响力的相关研究成果,经研究,决定以后资助形式开展“陶行知与社会大学”专项研究项目申报工作,增设选题备案环节以规范研究方向、提升成果质量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资助对象与成果范围
(一)资助对象
学校在职教师独立或联合开展,与“陶行知与社会大学”主题相关、未获得过校级及以上同类项目资助,且已完成选题备案的研究成果(含文献类、非文献类)。
(二)成果范围
申报成果需紧密围绕以下两大核心方向,且符合相应质量要求:
1.陶行知教育思想相关成果:包括但不限于研究陶行知“生活即教育”“社会即学校”“教学做合一”等理念的理论价值、历史意义与当代实践应用的成果;探索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、基础教育改革契合点的成果。
2.重庆社会大学校史相关成果:包括但不限于梳理重庆社会大学创办背景、发展历程、办学特色及历史贡献的成果;挖掘校史中重要人物事迹、珍贵文献、重大事件及校史与地方社会发展关联的成果。
二、成果形式及要求
本次资助的成果分为文献类和非文献类两类,具体形式及要求如下:
(一)文献类成果
1.研究报告:需具备明确研究主题、科学研究方法、详实数据支撑及清晰结论,字数不少于1.5万字(咨政报告不少于0.5万字),内容需通过学术规范审核。
2.学术论文:需在2026年4月1日前(含当日)正式发表于具有CN/ISSN刊号的期刊(核心期刊、普通高校学报或相关专业期刊均可)或报纸,论文要求参照《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高水平论文评价参考(2024版)》,需提供期刊封面、目录、封底及论文全文复印件(或电子版)。
3.著作:著作需在2026年4月1日之前(含当日)正式出版(具有ISBN书号),围绕专项主题展开且具备原创性、学术价值,相关要求参照《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代表性成果评价参考(2025版)》;
4.教材:需结合专项主题,突出实用性与创新性,适用于教育教学或社会推广,校本教材须通过学校教材指导委员会审核,需提供著作/教材封面、版权页及目录复印件(或电子版)。
4.案例(集):围绕专项主题相关的典型案例,每个案例包含背景、实施过程、成效分析与经验总结,内容需真实、可借鉴,字数不少于0.5万字,无知识产权纠纷。
(二)非文献类成果
1.原创剧目:需以专项主题相关素材(如陶行知教育事迹、重庆社会大学校史故事)为创作核心,主题鲜明、情节完整、人物形象丰满,时长不少于30分钟,需已完成完整剧本创作,且可提供片段表演视频(时长不少于10分钟)或舞台呈现方案。
2.美术作品:需围绕专项主题创作,具备较高艺术审美与思想内涵,尺寸不小于A3,便于展览。
3.手工作品:需为实物(或高清多角度图片),并附300字以上创作说明(作品与专项主题的关联、创作思路等)。
三、选题备案环节
(一)备案目的
通过选题备案明确研究方向,避免成果重复创作,同时为教师提供研究思路指导,确保成果与专项主题高度契合。
(二)备案时间
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10月30日17:00截止,逾期未完成备案的选题,无法参与后续后资助申报。
(三)备案流程
1.申报人规范填写《“陶行知与社会大学”专项研究项目(后资助)选题备案表》(以下简称《备案表》)完整后提交电子版至kejichu2224@163.com,纸质版提交至科研管理科514办公室。
2.学校将组织专家对申报人及备案选题进行资格审查与初步评审,重点审核申报内容的契合度、成果形式的合规性等,审核结果将在5个工作日内反馈至申报人。
3.审核通过的选题纳入专项备案库,申报人可按备案方向开展研究创作;审核未通过的选题,申报人可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修改并重新提交备案。
四、项目申报环节
(一)申报时间
材料提交截止时间:2026年3月10日17:00之前,逾期不再受理。
(二)申报材料
1.《“陶行知与社会大学”专项研究项目(后资助)申报表》(以下简称《申报表》);
2.已通过审核的《备案表》(复印件或电子版);
3.成果原件或复印件(具体查看通知第二部分);
4.成果原创性声明(须本人签字)。
(三)申报流程
1.申报人规范填写《申报表》完整后提交电子版至kejichu2224@163.com,纸质版提交至科研管理科514办公室;
2.学校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成果进行综合评价,对资助额度进行认定,在2026年3月下旬通过OA公示并发文通报。
五、资助标准与成果运用
(一)资助标准
坚持“成果导向,分档资助”原则,根据成果类型、质量水平及学术/文化价值,分档确定资助金额,基本标准参考《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改科研项目资助标准(2022版)》《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科研成果登记及奖励办法(试行)》执行,主要用于补偿成果创作过程中的资料查询、调研、印刷、制作等费用。公示无异议后,学校将按财务规定拨付资助资金。
(二)成果运用
成果认定结论可运用于教师职称评审、业绩考核以及成果奖励中,同时通过《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报》、校园官网、学校微信公众号等融媒体平台,对优秀成果进行专题报道与展示,并纳入“纪念陶行知创办社会大学80周年暨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校庆主题活动”成果展内容;对部分优秀文献类成果印制或出版,收藏于校史馆;优秀非文献类成果将组织校内展演、展览,并推荐至主流媒体加大宣传曝光。
六、其他事项
(一)每位申报人作为第一申报人仅限申报1项,联合申报不超过2项(联合申报人数不超过3人),且需与已备案选题一致,严禁擅自变更研究方向;
(二)需确保成果权属清晰,无任何知识产权争议;若发现申报成果存在学术不端、弄虚作假或知识产权纠纷,立即取消资助资格,追回已拨付资金,并按学校《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学术道德规范及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暂行规定》处理;
(三)备案选题仅用于本次后资助项目申报,未参与申报或申报未获资助的备案选题,后续不再保留备案资格。
本通知未尽事宜,可咨询科研与发展规划处,联系人:李林青、肖羽,联系电话:18716325250。
附件:1.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“陶行知与社会大学”专项研究项目(后资助形式)选题备案表
2.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“陶行知与社会大学”专项研究项目(后资助形式)申报表
3.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“陶行知与社会大学”专项研究项目汇总表
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
2025年10月9日
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党政办公室 2025年10月9日印发
附件1
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
“陶行知与社会大学”专项研究项目
(后资助形式)选题备案表
所在单位:
填表时间:
选题名称 | |||
研究/创作方向 | £陶行知教育思想 £重庆社会大学校史 | ||
预期成果形式 | £文献类 具体为 £非文献类 具体为 | ||
联系人 | 联系电话 | ||
计划完成时间 | |||
选 题 依 据 | 简述选题与此次专项研究项目的关联,字数不少于 300字。
| ||
注:一个选题一张表。
附件2
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
“陶行知与社会大学”专项研究项目
(后资助形式)申报表
项目名称:
负 责 人:
所在单位:
科研与发展规划处
2025年9月
申请人承诺:
我已认真阅读《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关于“陶行知与社会大学”专项研究项目(后资助形式)申报通知》,符合《申报通知》中的有关要求,本人承诺对所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,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。
如获准立项,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,遵守有关规定,认真配合开展后续工作。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。
申请人(签章):
年 月 日
填 表 说 明
一、本表请使用计算机认真如实填写(手写无效),如有不实则取消申报资格。
二、本表报送一式3份(1份原件和2份复印件)。统一用A4纸,双面复印,于左侧装订。
三、本表须经申请人所在单位审核,签署明确意见并盖章后方可报送。
一、数据表
项目名称 | ||||||||||
备案题目 | ||||||||||
主持人姓名 | 出生年月 | 性别 | ||||||||
行政职务 | 专业职称 | 民族 | ||||||||
政治面貌 | 学历学位 | 电话 | ||||||||
电子邮箱 | ||||||||||
项目组主要成员(限填5人) | 姓名 | 性别 | 出生 日期 | 职称 (职务) | 研究专长 | 主要分工 | ||||
二、研究基础
主持人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成果情况(限400字)
|
其他项目参加人近三年与本项目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(限400字)
|
三、项目论证
(一)本项目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(限400字)
|
(二)主要研究过程(限500字)(重点阐述项目组如何围绕主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)
|
(三)研究主要内容与主要观点(限800字)
|
四、审核意见
申报单位 意见 |
(单位公章) 年 月 日 |
学校意见 |
(单位公章) 年 月 日
|
附件3
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
“陶行知与社会大学”专项研究项目汇总表
填表人: | 联系电话: | 填报单位(盖章): | |||||||
序号 | 课题名称 | 负责人 | 职称(职务) | 所属领域 | 申报单位 | 单位类别 | 课题参加人 | 联系电话 | 采用批示情况 |
1 | |||||||||
2 | |||||||||
3 | |||||||||
4 | |||||||||
5 | |||||||||
6 | |||||||||
渝应职研〔2025〕17号关于开展“陶行知与社会大学”专项研究项目(后资助形式)申报的通知.doc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