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科研+AI”双动力 助推新教师进阶——新教师培训第二日赋能纪实
日期:2025-09-04 来源: 发布人:cqyyzy 作者: 编辑: 审核人:cqyyzy 浏览量:0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

2025年9月3日,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。

学校新教师实战能力提升培训进入第二天。课程设置旨在提高新教师科研实战能力及数字化素养,围绕“科研破题”与“教学革新”两大主题,开展“科研选题申报技巧“AI赋能课堂两场专题讲座。

图片1.png

上午9点,全体学员集中观看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”见证这个属于胜利与光荣的时刻。山河已无恙,吾辈当自强!

图片2.png

随后,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常委、副校长沈火明教授围绕“职业院校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提升”授课,沈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“传授知识、培养能力、塑造人生观”的重要要求为根本遵循,明确“教学为基、科研为径”的双轨发展方向;既以范钦珊、吴鹿鸣教授为标杆彰显师者风范,又结合自身32年从教经验,精准提炼“语言、写作、沟通、领导、学习”五大教师必备能力。针对职业教育科研特点,沈教授就如何实现科研选题创新、掌握项目申报关键技巧、坚守科研诚信底线等重点内容展开细致解读,为学员成长指明实践路径

图片3.png

下午,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钟晓燕教授以“AI赋能:重构课堂人机协同新范式”为题,通过“破冰互动+案例解析”的创新形式,带领教师开启AI思维革命。钟教授聚焦“DeepSeek、秘塔、橙篇”等AI工具,现场演示强大的科研功能及其内置的AIGC检测工具,并推荐更多可靠的检测方案。随后通过“数据驱动学情分析”“跨学科思维导图设计”等典型案例,深入剖析人机协同的底层逻辑,强调“教师主导+AI辅助”的精准分工。

图片4.png

在“AI教学工作坊”实战环节,新教师们循序渐进地完成了AI数字人的创建全过程,实现从技术认知到课堂应用的闭环。钟教授以“提问—实践—反思”三步法引导深度参与,有效打破了大家对 AI 技术的距离感与职业应用壁垒,让智能工具真正成为职业进阶的强力引擎。

当天的培训内容充实、重点突出,既以庄严的阅兵观礼厚植了新教师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,又通过两位教授的精准授课与实战化演练,为新教师搭建起“科研能力”与“数字化素养”协同提升的坚实平台。从科研选题的思路点拨到AI工具的实操落地,新教师不仅收获了具体的方法技巧,更树立了“教研相长、技创融合”的职业发展意识。他们允诺,定将所学所悟转化为教科研实际成效,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教学深度结合,突破教学效能瓶颈,赋能教科研创新。(供稿:干部人事处)

核发:cqyyzy 点击数:0 收藏本页